close

  前幾天,圈媽在家長群中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家娃有什麼天賦?你又是如何發現孩子天賦的呢?」

  不少家長思考很久也想不出來究竟有什麼天賦,有的是興趣太多,不確定是不是天賦;有的是孩子根本沒表現出任何天賦徵兆。

  那孩子到底有沒有天賦呢?

  其實,孩子的天賦需要發掘與發現的。

  昨天和一個家裡8歲娃的寶媽聊天,聊到興趣愛好的時候,突然感到了惋惜。

  「我家孩子竟然對做飯感興趣,天天琢磨著搗鼓點啥,你說是不是欠揍,這廚房娛樂城油了吧唧,再燙到他,哎,你說說怎麼不愛看書呢」

娛樂城  聽到這兒,突然想起作為一名合格的吃貨吃貨,曾經瘋狂追過的一檔綜藝——Master Chef,其中的Maste Chef Junior,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口水橫流)。

  這檔節目的三位星廚是出了名的「毒舌」,在面對天賦爆棚的孩子們,絲毫不吝嗇自己的誇獎。

  8歲—13歲的娃娃們,突破層層篩選,走上了廚藝夢之路。他們有的甚至都沒灶台高,卻已經被譽為小小廚神。

  小小年紀,卻有如此高的水平,可見有多少背後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

  當同樣的孩子放在中國,情況就會大不相同吧。

  也許會被看作是胡鬧,是搗亂。

  所以,到底是什麼阻礙了孩子的天賦?

  給予過高期望,試圖培養完美孩子

  首先家長要明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天才,但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天賦,也不是每一個興趣都能有所成就。

  在養育路上最普遍的就是,家長覺得孩子什麼都是問題。

  說話太晚是問題,太活潑或太安靜是問題,太平凡也是問題…其實這一切來源與父母過高的期望和消失不掉的焦慮。

  更有甚者,發現不了孩子的天賦,就去培養特殊「超能力」。

  如此的「投機取巧」,只會扭曲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沒有孩子是天生就顯露能力的,過早給孩子灌輸「成功學」,只會產生逆反心理。

  與眾不同的孩子誰都想要,可是天賦之所以叫天賦,就是因為這是無法培養的。

  《最強大腦》里的天才,哪個不是70%自帶天賦+30%後期努力。

  在這個本該快樂玩耍的年紀,就別去製造所謂的「完美寶寶」,現今社會,平安長大就是最完美的事啦~ 你覺得呢?

  提供安全溫室,杜絕一切危險因素

  保護三大原則「尖銳的東西不碰,危險的運動不做,不符合年齡的事情遠離」。

  經常在網路上看到別人家娃玩極限運動,滿眼敬佩和羡慕,剛想摩拳擦掌讓自家娃娃做做運動,一想危險二字,便立馬安心看視頻了。

  當然,這不能怪家長們豁不出去,而是以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來看,一個正常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的:

  學前班,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然後找一份工作,結婚生子,接下來就是生小孩,供孩子上學前班,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給孩子找一份工作,給孩子結婚,幫孩子帶孫子。。。。周而復始

  但是如果孩子喜歡這些運動呢?用家長的話可能就是「不要命了,是不是屁股又痒痒了」。

  在中國的傳統思維里,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年齡的事。

  就拿做飯來說,Master Chef Junior如果出一檔中國版,可能將會面臨一盆涼水。先不說孩子能不能承受住評委的語言刺激,光小孩動刀,在爸媽的字典里就是不允許的。

  廚藝也算是天賦,為什麼其他天賦就可以從小培養,廚藝卻被禁止呢?

  關於這個問題,問了幾個爸媽,總體表示「難道我培養他以後給人做飯去嗎?」、「廚子未來能有什麼好出路」、「天天動刀還都是油煙,多危險啊,怎麼能做這個呢」

  雖然話糙,但是的的確確代表了大部分父母的思想。

  看似是保護,實則是在扼殺孩子的天賦。嘴上說著行為自由,未來自己做主,可終究擺脫不了思維禁錮。

  求知慾、好奇心,隨意貼上「胡鬧」標籤

  四川一男孩酷愛玩泥巴,別的孩子一放學就窩在家裡看動畫片,但他總是溜到後山的一片空地上玩泥巴,且每次回家都弄的髒兮兮的。

  男孩的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很不理解,認為都8歲了咋還天天玩泥巴,總是打罵他,可不管父母怎麼反對,男孩依舊每天玩泥巴攔都攔不住。

  直到有一次孩子很早就跑出去玩泥,父母偷偷的跟蹤他到後山,結果看到孩子用泥巴造出的東西都傻眼了。

  只見空地上一座座用泥巴做成的迷你房子精巧逼真,錯落有致的布局,分佈在一條「河」的周圍,最前方還修建了一個迷你城牆,而這些都是這個孩子做出來的。

  8歲年紀竟然在建築上有如此高的天賦,讓男孩的父母又驚又喜。

  果然,好多孩子的隱藏屬性都很「奇特」。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寶貴,可出於種種原因,家長們可能無法忍受這種求知慾。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失去新奇的想法和對事物的好奇。

  此處建議家長佛系看待「熊孩子」,萬一熊著熊著就成天才了呢。

  保不齊這未來就是個畫家呢!也希望家長們可以喜歡孩子創作出來的「有價值」的作品。

  越是淘氣的孩子,求知慾、好奇心越強。在火冒三丈之前,家長們請先冷靜,要知道孩子的某種行為背後的原因,適當「縱容」孩子的淘氣行為,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明白他們究竟對什麼感興趣。

  孩子的奇特想法和行為究竟是不是在表現天賦,也未可知。但是如果都被禁止,孩子必然會失去對外界的好奇心。

  了解成長訴求,適當正確的引導,以此來挖掘孩子的潛能。也許,他們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

  所以,佛系起來吧~時刻本著「這是親生的」「萬一是天賦呢」的原則,細心發現娃的隱藏屬性。

  言語過分嚴厲、行為專橫的軟「綁架」

  其實嚴厲和專橫不應該混為一談,但是如果都做到「極致」,對孩子的天賦,無異於是摧殘。

  朋友美術班上有一個女孩兒,得到全校美術老師賞識,小學三年級就在區里的各類水墨畫比賽中斬獲各類獎項,但那時候憑藉藝術天分能讀到名校的機遇少之又少。

  但是父母卻覺得這不是一條長久的路,到了五年級,被父母強制送去學奧數,她永遠理解不了為什麼要把雞和兔子關在一個籠子里、理解不了為什麼小明和哥哥要在一條直線上來回相遇、弄不明白去到同一目的地哥哥和弟弟為什麼一個要坐火車一個要坐汽車。直到六年級,她奧賽也沒及過格,小升初,文化成績平平的她選擇了一個對口中學。

  本來有機會成為美術天才的,卻被這樣硬生生的改寫了人生路。

  就算未來有機會再次接觸美術,卻也沒有了當時的熱忱。

  這幾天被刷屏的《嚮往的生活》中呂思清和王迅的對比,讓一眾家長覺得「嗯,孩子果然是不逼不成器」,可是這條路要走對,才會孩子以後感謝父母的逼迫。

  如果是一個熱愛說相聲的孩子,你卻覺得未來出路不明朗,生要改寫成一個舞蹈家,那這兩條路可能都走不遠。

  愛默生說過:「如果一個人不屈不撓地堅持自己的才能,並且一直堅持,那整個世界就是他的。」

  不要過分沉迷「成功雞湯」,孩子的天賦可能是未來的路,既然選擇走了,就義無反顧的引導與支持,必要時候推一把,助孩子成為「不甘平凡」的人。

  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這點毋庸置疑。當你覺得沒發現孩子天賦的時候,是不是要想一下,究竟是沒天賦,還是沒發現正在不自知的扼殺天賦?

  圈媽找到一份[孩子「天賦」自查表],來測測挖的隱藏屬性吧~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研究出一份「多方面」測驗:通過孩子的日常,可以推測出其天賦所在,發現孩子潛能, 讓孩子的天賦不被埋沒。

  (1)如果孩子在1、8、17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

  具有語言才能的孩子,父母應該常請他描述一些對象、一件事、一個自然現象等等,並經常給他提供這方面的書籍。

  (2)如果孩子在6、12、18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才能。

  這類孩子在很小的時候(2、3歲)就特別注意傾聽有規律的聲音,只要有音樂出現,他就會瞪大眼睛專注地聆聽,這時他所表現出來的專注程度,連七八歲的孩子都比不上。這表明他在音樂方面潛能很大。

  (3)如果孩子在3、7、15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他喜愛下跳棋和象棋,能很快明白一些等量關係。如果給他一些完全混亂的玩具,他會分別類地把它們歸類。這種孩子,也許他上學后的數學成績並不理想(這可能由於他對講述的課程語言方式不適應,或者注意力太容易分散引起),但他在這方面的潛能是不應懷疑的。

  (4)如果孩子在4、11、13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才能。

  他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對繪畫、機械組裝有濃厚了興趣。應該多帶他去遠行,並從小讓他做畫地圖的遊戲。

  (5)如果孩子在5、9、14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身體動覺才能。

  通常運動員和舞蹈家都有這方面的天賦。

  (6)如果孩子在10、16、20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認識才能。

  通常劇作家或者導演會有這方面的才能。

  (7)如果孩子在2、10、19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很好地認識他人的才能。

  這類孩子對自我和別人都常常不由自主地做出判斷和反省,具有與人交往、溝通、組織方面的潛能。

  責任編輯:張佳睿 實習編輯:李子云

娛樂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娛樂城
    全站熱搜

    jamesjoe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