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世新大學副校長

前言

NCC於6月12日宣示,2019年元月起有線電視的收費方式,將會依據消費需求,規範有線系統業者必須提供多元付費選擇機制並配合分組付費的多項措施。娛樂城

乍聽之下,這不就是年年都在討論的話題。探索此一政策之所以延宕多年,必然有其市場上難以協調的問題;令人不解的是,如今終獲各方接受之後,反而業者與用戶並未對此事引發熱烈討論。

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歷程

過去將近25年的時間,每年針對分組付費政策的推動,似乎有如臨大敵的情境,從諸多國外的經驗加以推敲,此項政策應屬無大費周章的必要;但就台灣有線電視的發展歷程加以分析,或可視之為歷史共業的議題。娛樂城

回想有線電視從共同天線轉成第四台,再從有線電視播送系統轉成有線電視系統,就歷經整整20年的過程。當年的戰國時代,有線電視業者為能加速市場普及率,不得不推動吃到飽的收費方案,也因此養壞了民眾的消費習慣。如此一來,有線分組與多元付費選擇機制的推動,不但面對要顧及民眾的收視習慣難以改變之外,又要思考如何突破業者穩定獲利,較無意願打破現有收費機制的經驗法則;較棘手的問題是,主管機關須處理系統與頻道業者每年商議授權費與頻道定頻的複雜情事。因此不難理解,試圖改變市場的遊戲規則,其癥結乃在於推動的時機,只是出乎預料的是,竟然需要如此漫長的過程。

頻道授權爭議與穩定視訊收入的兩難

寬頻科技逐漸成熟之後,確實讓有線系統順勢轉型成有線寬頻產業,但數位有線數據用戶的成長,面臨電信固網與行動寬頻的競爭,確實不如預期。然而,無論當下影音消費來源如此多元,有線電視對台灣的民眾而言,仍為一般家庭接收電視節目的重要管道。基於有線纜線到府所營造自然寡占的特性,有線電視的通路確實帶給消費者長年相互依賴的情境。

然而,有線電視收費與斷訊的戲碼年年上演也是不爭的事實。根據多種說法的彙整,台灣有線電視一直未能推動分組付費的原因,係因頻道業者與系統業者,礙於私接戶或其他因素所導致,造成上下游一直無法以正確的數據,以及營造合理的交易模式。2012年開始,主管機關開始積極推動有線全面數位化,接續實施以數位成長率換取有線費率綑綁的機制;進而,推出「有線電視經營區擴大與跨區經營」及「開放新經營者申請」兩項政策,確實徹底攪動有線系統經營的生態。這些關鍵議題,逐步牽動有線電視價格戰與頻道代理市占率的重大轉變,分組付費的議題又被納入討論。

從上述的階段發展不言可喻,歸咎有線分組付費政策延宕的緣由,確實要比想像中更複雜許多。諸如分組付費機制的推動可能引發主流頻道廣告的既有利益、頻道代理商與系統業者間之上下游頻道授權與分潤機制將受影響、對有線收視戶的固定收入與頻道購買策略必然浮動,以及對同質與非同質的新進入市場運作策略將面臨解構等複雜因素,都是環環相扣的議題。尤其是,台灣的選舉帶給主管機關經常存在「投鼠忌器或進退兩難」的決策困境,只好存留在「科技主導與市場決定、業者主導與消費決定,甚至是政策主導與業者決定」之間不斷拉拔。

多元配套的有線分組機制仍待考驗

縱觀本次所提出的有線分組機制有幾大特點,但可確認的是,仍以向下分組的路徑為前提。諸如最經濟的清冰組合需低於兩百元,單頻單買或頻道套餐配料包組合,突破過往最高六百元的收費上限。除此之外,有以下幾項配套措施的調整亦值得關注,其中包括基本頻道組合必須全數是高畫質或超高畫質頻道、基本頻道授權費用支出占收視費用收入達50%者可高於600元收費規範、同意系統業者自行組裝第3組以上基本頻道組合、系統不得拒絕頻道事業就其所經營的頻道訂定收視價格讓訂戶選購等方案。

從上述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收費標準及配套措施加以理解,由於主管機關所附加的條件並非如過往的箝制思維,而是提供多類型的服務模式,刻意可讓業者有更多的營運空間。

結語

有線電視上下游的業者基於提高投資報酬率,如果能因分組付費的實施,讓市場開始從量的經營模式回歸於質的考量,進而將以往以影音頻道的多寡之競爭策略,自然會因寬頻服務的加多而有所調整。可以預期的是,有線分級付費的問題,並非僅在單一問題上打轉便可粉飾太平,當務之急應在如何儘快由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理出一套合理收費模式,才是其癥結所在。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國安修法背後的司馬昭之心

醫師的白袍,是權威還是傷害?

台式手搖飲為何在日本爆紅?行為經濟學帶你拆解「手搖熱」成因

高檔餐廳客滿、豪宅每坪破百萬照賣,景氣真的有反彈?

美國急診「夾魚刺」:8小時半的就診時間與天價帳單

檢視相片
網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esjoe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